您好,欢迎来到株洲南雅实验学校!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校园新闻

NEWS

您的当前位置: 校园新闻> 南雅快讯

星雅的年轻人 —— 邹文豪

发表于:2024-01-10 文章来源: 浏览:1019次

99b8fa94e43a320dd79c0b98826602bb.JPG

邹文豪:中共党员。现任初二、三5个班任课教师,初2101班班主任,兼任团委干事。曾获湖南省体育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、株洲市优质课赛课一等奖、株洲市优秀共青团干部、荷塘区优质课赛课一等奖、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、教育十佳、优秀教师。



做一名“唐僧”式的老师
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同仁:

大家下午好!

首先,非常感谢学校重视我们青年教师的发展、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,同时我也深感荣幸今天能够以一个青年教师的身份在这里发言。来星雅已经是第三个年头,虽在工作上建树甚微,但是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,还是受益良多。今天就我自己一些浅薄的教育见解做一个交流分享,不当之处,望各位指正。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:做一名“唐僧式”的教师。

这个题目的灵感来源于网络文章《唐僧的为师之道》。《西游记》,一部神魔小说,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,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取经故事。唐僧,和他的四个徒弟,也共同演绎了一段师生和衷共济、执着进取的教育传奇。

一、相信每个学生的价值

在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带领三位徒弟结成一个取经团队,共赴西天圣经。且不说山高路远,狼虫虎豹,妖魔鬼怪的路途艰险,单手下那三个徒弟就让人高兴不起来。在这个团队中,唐僧的几个徒弟个性鲜明,也着实让唐僧头疼:孙悟空神通广大,但桀骜不驯,不服管教;猪八戒听话,但贪婪慵懒,顽性未泯;沙和尚安守本分,但百无一用,只会挑挑担子陪师父解解闷。但是唐僧面对这样一群“问题少年”是怎么说的了?他说“阿弥陀佛,万物皆有造化”。

其实,老师的处境和唐僧是多么相似。我们也在朝圣,我们也是虔诚的取经人。所不同的是唐僧要取的是佛教经书,我们要取的是教育真经:把学生教出好成绩,把班级带出好名次,在各项评比中争第一……我们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纷扰,各种任务纷至沓来,让我们应接不暇,关键是班里的学生也不让人省心。仔细想一想,唐僧的三个徒弟像不像我们班里的三类问题学生?孙悟空,学习能力强本事大,但有时心高气傲、桀骜不驯,让我们搞不定。二师兄无所事事,把“散伙”挂在嘴边,随时准备分行李,毫无责任心和进取兴,记吃不记打,让我们无可奈何。沙僧,性格内向,思维呆板,缺乏自信一个放在人群中会被遗忘的人,毫无特点,每天在班上“打坐”,白龙马一不留神就为爱所困、破罐子破摔。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,我们要像唐僧一样相信他们的潜力,这是最明智的选择。对于唐僧来说,悟空如果能听话,八戒如果有正气,沙和尚如果有本事,白龙马能不早恋头脑清醒点,那该是多么好的事儿,简直就称心如意,皆大欢喜。我们的目标其实也和唐僧一样。但唐僧始终相信他们,我们有时却做不到。他坚信每个徒弟都有每个徒弟的价值。最后徒弟们皆修成正果,无论是成佛、成罗汉、成使者都有一个好的结局。而唐僧做得好的地方,就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,我一定要把你们都培养成佛,但我却依然相信你们会无限接近于成佛。我们尽心尽力,希望教好每一个学生,但教育不是万能的,我们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考100分,考80分、70分也挺好;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考第一名;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送入名校;但每一条出路都能成就学生,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是社会的需要,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创造社会价值。老师无法预料学生前进的路,也无法预设每个人的归宿。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他们。

二、相互陪伴 相互影响

这一点我感受颇深,可能是因为自己从教之路尚短,更需成长。教育就是相互陪伴,我们在培养成就学生,学生也在影响成全我们。我们教学生感恩,同时也要感谢学生。正像师徒到达西天之后悟空说的那样:两不相谢。彼此扶持也。我等亏师父解脱,借门路修功,幸成了正果。师父也赖我等保护,秉教伽持,喜脱了凡胎。

在教育的课堂中,我们要做的就是需要润物细无声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,当然学生也在影响着我们。像我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很容易被学生的情绪带走,记得第一次学生和我发生冲突时对我说他年轻气盛,我丝毫没有给他留余地反驳道“不好意思我也年轻,你年轻气盛,我血气方刚,我们试试,看谁厉害。“现在想来,实为可笑。

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也是需要潜移默化的。唐僧不仅每一课都要教育学生弃恶从善、去污扬正,而且平时也总是身体力行,唐僧用自己的行为传递了何为善良,何为坚持。九九八十一难,不仅是西天佛祖对唐僧的考验,也是唐僧用以教育学生、磨炼学生的好教材。九九八十一难,即是九九八十一课。通过这八十一课,唐僧与学生们教学相长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,唐僧认识到人有好坏,妖有善恶。而他为了追求理想无所畏惧,虽九死而不改其志的执着与坚毅,也让学生们渐渐战胜并摒弃了自己的劣根性,激发出了美好的善性和顽强拼搏的精神,最后都是学有所获,修成正果。大唐圣僧作为佛家弟子,应该是没有读过儒家圣人孔子的经典教育言论的,但却也懂得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行。”这让墙头草的猪八戒坚持到了终点,让百无聊赖的孙悟空不再浮躁。

教育之路是一条漫长之路,教育之路犹如唐僧师徒求取佛经之路一样充满艰难险阻,我们能做的是什么,包容我们面对的孩子们,给予他们信心,与他们一起披荆斩棘。